【藝術研究】美術(漢文部分)——雕塑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7:58:27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三)雕塑

雕塑藝術是藏族藝術中重要的門類,是藏族人民在本民族傳統(tǒng)雕塑藝術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古代印度、尼泊爾以及內(nèi)地的造像與繪畫技法,經(jīng)過千百年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進取,形成的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鮮明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本年度藏族雕塑領域的研究成果仍是以藏傳佛教造像為主流,并且集中在古代泥塑、金銅造像、擦擦等藝術風格的考究上。

白日?洛桑扎西的《艾旺寺造像藝術風格再探》(《中國藏學》第1期)結合自身實地考察和《扎塘寺源流》等藏文材料,對艾旺寺的建造年代及寺內(nèi)三種風格的造像,尤其是藏式佛像的風格特征進行了探討,指出這種三種風格于一體的習俗是承襲吐蕃時期桑耶寺的構造思想。

熊文彬的《北京首都博物館藏四世班禪大師銅像考》(《中國藏學》第S1期)通過對該像蓮座陰刻藏文題記,確定為四世和五世班禪司膳官洛桑丹增作于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結合作品寫實風格和歷史文獻,判定該作品與新勉唐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曲英嘉措有著密切的關系。

王宏彥的《藏傳佛教后弘初期觀音擦擦造像的藝術特征》(《藝術百家》第6期)對西藏西部遺存的大量后弘期初期觀音擦擦造像特征進行了梳理,主要按照臂數(shù)將其大致分為二臂、四臂、六臂幾種,進而分析其風格。

王為群的《傳于藏地的唐初銅塑鎏金旃檀佛立像》(《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對一尊甘肅民間收藏的銅鎏金旃檀佛立像進行時代和風格的判斷,將其斷為唐初漢地作品,因證據(jù)不足,而不能為信。

霍巍的《青藏高原東麓吐蕃時期佛教摩崖造像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考古學報》第3期)對藏東地區(qū)摩崖石刻,即四川西北的照阿拉姆石刻,西藏昌都地區(qū)的仁達摩崖造像、扎廓西摩崖造像、朗巴朗則摩崖造像以及青海玉樹地區(qū)的貝納溝摩崖造像、勒巴溝口摩崖造像、勒巴溝內(nèi)摩崖造像的考察及研究歷史進行了梳理和辨析,對其流行的大日如來題材及其信仰來源進行進一步探析,挖掘其背后的唐蕃文化交流。

袁凱錚的《西藏中部銅佛像制作工藝傳統(tǒng)的轉換——從尼泊爾傳統(tǒng)到昌都傳統(tǒng)》(《西藏研究》第4期)主要結合實地考察與文獻資料來討論歷史上尼泊爾銅像制作工匠在西藏中部地區(qū)的影響和西藏東部昌都地方藏族工匠的銅像制作傳統(tǒng),以及在20世紀上半期,昌都工匠如何取代尼泊爾工匠而成為西藏中部銅像制作的主流。尤其對昌都地區(qū)銅像制作傳統(tǒng)部分論述細致,從昌都地區(qū)藏傳佛教寺院分布、其銅像制作概況、工藝傳統(tǒng)及其工匠在拉薩幾個方面切入,資料翔實、可靠,彌補了該方面研究之不足。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