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藝術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0:56:44 | 來源: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三、語言、藝術

邵明園的《藏語組系動詞 red的語法化》(《語言暨語言學》17卷 5期)一文,認為藏語組中部語塊、東北部語塊及東南部語塊中普遍存在系動詞 red,用以表達“向他者”的示證和情態(tài)意義,從而與表達“向自我”意義的 yin形成對立。古藏語中 red只有實義動詞的用法,意為“變成、變作”,其后在不晚于 14世紀的文獻里,在東南語塊的木雅地區(qū)已經明確語法化為系動詞和時體助動詞。與之相應的是,古藏語時代系動詞 yin和終助詞 -o存在“語用—情態(tài)”功能的對立,yin因為經常用于否定句中,因此具有了較多主觀判斷、主觀強調的語氣,從而與終助詞 -o表達的直陳語氣相對立。而在至遲不晚于 14世紀的口語中,隨著終助詞 -o的消亡,red逐漸取代了其位置并進而與 yin形成對立,從而逐步發(fā)展了較為嚴格的表達“向自我”和“向他者”意義的系統區(qū)別。

陳德寧在《深入探討及了解羌語方言》(《語言暨語言學》17卷 3期)一文中認為,目前羌語的方言分配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過去的研究按照方言類型和特征簡略地把所有羌語方言分為南北兩大方言。文章針對過去的方言分配法進行評論并指出一些不足之處。研究指出,過去的分配法未考慮到羌語方言的多樣性,不能用于概括解釋一些目前還未研究過的方言,例如永和方言。為了明確地說明方言的分配法,作者更深入地發(fā)展出一套以共同創(chuàng)新為基礎的分配方法論以供將來研究之需。

丘彥遂的《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tài)音韻》(五南出版社)一書指出,漢藏同源詞的比較,雖有學者鉆研,但各家標準不一,因此得出的結果也相差甚遠。該書的研究前提是以漢語詞族為主,漢藏比較為輔。首先建立漢語詞族,詞族中的成員必須音義都有密切關系,否則就構不成同族詞,建立起詞族之后再進行漢藏比較,從漢藏語的對應中,發(fā)掘出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tài)。全書主要內容包括“上古喉牙音的形態(tài)音韻”“喻四和舌音的形態(tài)音韻”“精系聲母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tài)”“駁上古流音具形態(tài)交替說”。

臺灣中原大學陳冠勛的博士學位論文《“西藏流亡政府”金銅佛像鍛打工藝之研究》認為,目前對于藏傳佛教金銅佛像的研究多僅止于文獻資料整理,或從印度、尼泊爾等相關地區(qū)的技術推斷與風格分析,關于制作工藝的專門研究較為缺乏。該研究以民俗學理論為基礎,采用歷史研究法探討藏傳佛教造像工藝發(fā)展演變的關系,及“西藏流亡政府”佛教造像工藝的背景與金銅佛像工藝匠師的傳承體系;采用田野調查法現場觀察制作情形,同時借由訪談老匠師及其學生,深入了解金銅佛像的技藝傳承,補足文獻資料的遺漏及驗證田野調查的結果與研究發(fā)現。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周景培的碩士論文《明代永樂宮廷金銅造像研究》,以明代永樂造像為研究核心,探討這一時期隨著漢藏兩地的交流,藏傳佛教藝術如何影響永樂造像。永樂時期中原和西藏地區(qū)頻繁的宗教、文化交流,是永樂宮廷藏傳佛教藝術建立的基礎,三大法王和許多藏僧進京,或入貢佛像,或督導永樂宮廷藏傳佛教藝術的制作,對永樂宮廷藏傳佛教藝術影響甚巨?,F存鑄造精美、工藝技巧純熟、題材豐富、數量可觀的永樂造像,不但是明代宮廷藏傳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作,也是永樂時期中原和西藏文化交流的結晶。

周菁葆《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畫中的人體藝術》(《中國邊政》207期)一文認為,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畫中的人體藝術是在悠久的形成發(fā)展歷程中,繼承和弘揚了藏族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同時吸收和融合多種外來藝術的精髓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珍品。古格壁畫藝術的特色是把人體上升為藝術來進行欣賞,把女性作為天女進行描繪,有許多堪稱絕妙的人體藝術作品。阿里古格佛教壁畫藝術不愧是西藏高原藏族悠久歷史文化發(fā)展進程中的恢弘畫卷。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