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艷:所有偉大源于勇敢的開始——《習近平在寧德》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3-06-10 20:40:00 | 來源:?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作者:梁俊艷 | 責任編輯:

【黨支部書記推薦】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推進政治理論學習走深走實,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歷史研究所黨支部從2022年開始結合支部“三會一課”,創(chuàng)建“求真——經典學堂”平臺,要求每位黨員同志認真領讀原著,促學原文,共悟原理?;顒恿η笕Y合:理論學習與工作實際相結合、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規(guī)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支部先后認真學習了《共產黨宣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和《毛澤東西藏工作文選》等,通過領讀原著、撰寫體會、分享認識、開展討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積極作為、不斷探索的基礎上,以“求真——經典學堂”與“金鬘——學術講壇”為依托的歷史研究所理論學習和學術交流兩大平臺已經基本成型。

“沿著習近平同志的足跡”系列學習活動作為支部“求真——經典學堂”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習近平在福建》《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在上?!返?部(10冊)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成長歷程的采訪實錄,系統(tǒng)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民、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敢于擔當?shù)膴^斗故事,以求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提高為黨和國家涉藏工作大局服務的能力。

“沿著習近平同志的足跡”系列學習活動按照支部同志每人領學一部、主題各有側重的原則,至今已開展4期。本次刊載的是《習近平在寧德》的研讀體會,學習主題為“擺脫貧困”。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边@句話意思是,子貢向孔子請問君子之道。孔子說:先去踐行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以后再說出來,別人才會相信他,聽從他。我們經常會問自己:為什么我知道了那么多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就是因為我們知道的太多,而做到的太少。從“知道”到“做到”之間的距離很大。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會說的人,缺少的是真正做事的人。習近平總書記就是這樣一個說到做到、知行合一的人,這一點在他主政寧德時期表現(xiàn)就十分突出。

2010年,習近平同志說,福建是我“成家立業(yè)”的地方。他自己解釋說,自己在廈門成的家,在福州生的女兒,而“立業(yè)”主要是從寧德開始的,所以對福建對寧德有著特別的感情,是“魂牽夢繞的地方”。2017年,時任寧德社科聯(lián)主席、市政協(xié)常委的邱樹添同志曾說:“習近平總書記從政生涯的寧德篇章,是他治國理政思想理念的萌發(fā)、理論雛形和實踐源頭,也可以說是重要策源地。他提出的許多令人耳目一新、津津樂道的理念和思想,都可以從寧德聽到先聲,找到破譯密碼。因此,對總書記寧德的從政經歷深入挖掘梳理,全面展現(xiàn)他的心路歷程,很有意義?!蹦敲矗瑢幍碌降资莻€什么樣的地方?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做了什么?為什么說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練兵場?習近平同志主政寧德的經歷對我們做好藏學研究工作有哪些指導意義?

一、今日寧德與習近平同志任職時的寧德

1.今日寧德:“一座低調而又美麗的閩東濱海小城”

寧德市是福建省轄地級市,位于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qū),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省。全市陸地面積1.35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千米,擁有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沿海為小平原,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寧德市下轄蕉城區(qū)、福安市、福鼎市、古田縣、霞浦縣、周寧縣、壽寧縣、屏南縣、柘榮縣。

寧德是中國東南沿海休閑度假和生態(tài)旅游的勝地,境內共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5A級景區(qū)、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7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濱海有崳山、臺山列島、大京、西洋島、三都澳等海岸景區(qū);內陸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個,市級自然保護區(qū)9個,被譽為“海上天湖,佛國仙都,百里畫廊”,一座“低調而又美麗的閩東濱海小城”。2014年9月,寧德市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19年11月,寧德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幾十年來,寧德的經濟發(fā)展實現(xiàn)了歷史性跨越。2022年,面對外部環(huán)境復雜多變、新冠疫情多發(fā)散發(fā)等多重超預期因素,寧德市上下堅定信心、積極應對,經濟總量持續(xù)擴大,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勢,成為全國不多、福建省唯一呈兩位數(shù)增長的地區(qū),地區(qū)生產總值3554.62億元,人均GDP達11.27萬元。

2.習近平同志任職時的寧德概況

35年前,寧德是另外一番景象。1988年,習近平同志任職時的寧德非常貧困,可以總結為“老、少、邊、島、窮”,既是革命老區(qū)根據(jù)地,又是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島嶼很多,海岸線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受海防前線的影響,寧德的港口經濟得不到充分開發(fā);又因山海直接相連,缺乏腹地,導致寧德在經濟上“內少互動,外難交流”,總體發(fā)展非常滯后,被稱作我國東南“黃金海岸”的“斷裂帶”。因此,處在這樣一個“前線”地位,寧德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沒有什么建設項目,整個經濟狀況非常脆弱,被定為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之一,9個區(qū)縣中有6個是貧困縣,50多個鄉(xiāng)鎮(zhèn)被劃為省貧困鄉(xiāng)鎮(zhèn),200多萬人口有70多萬被劃為貧困人口,交通等各方面條件極端落后。

初次來到這樣一個經濟極端貧困、各方面情況特殊復雜的地方,35歲的習近平同志的心態(tài)是怎樣的?他又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二、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做了什么

1.“與眾不同”的新書記

習近平同志剛到寧德,給大家的印象就很深,因為他很“與眾不同”。

首先,樸實隨和。習近平同志的衣食住行都很簡樸,說話辦事也很和氣,見人習慣先笑一笑。據(jù)一位當時在寧德工作的同志回憶,她的母親經常對她講:你們那個書記怎么那么可愛,我們每次碰面他都對我點點頭,我普通話講不來,他雖然聽不懂,但還是沖我笑呵呵的,真親切!

第二,博學多識。習近平同志酷愛讀書,一到寧德就找各地的縣志來看,懂的東西很多,什么事情都能講出些新鮮話來。在壽寧縣考察時,他推崇兩個人,一個是馮夢龍,當過壽寧知縣,提倡過男女平等和“無訟”的理念;還有一個是焦裕祿。他說:“壽寧基礎條件較差,百姓生活困難,要有焦裕祿式的干部來做事,要以焦裕祿的精神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痹诳疾煜计挚h的時候,習近平同志專門找來《霞浦縣志》認真閱讀,他說:“一個縣的歷史最好的體現(xiàn)就是縣志,府志則更為全面,里面既寫正面人物,也寫反面人物,我們一看就知道這個地方發(fā)生過什么事,可以從中有所借鑒?!?/p>

第三,有大局觀。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和思路,絕不僅僅局限于寧德一地,如“兩山”理論,如脫貧思想等等。今天,我們可以從習近平同志撰寫的《擺脫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這本書中感受到,當時他所謀劃的事情,已超出地委書記層面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大局觀,考慮問題總是謀劃長遠。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習近平同志很有精氣神。當時大家都在私底下悄悄議論,說仔細看習近平同志走路的樣子,多精神,人家沒有說到了咱們貧困地區(qū)就無精打采的。放到以前,寧德的領導到省里開會都不敢往前坐,就是因為沒底氣,缺乏自信。而習近平同志卻不是這樣,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影響了當時寧德的干部群眾。

2.新官上任先調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習近平同志在《從政雜談》中講過,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強,但也有許多短處。對于“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認為“三把火”該不該燒,什么時候燒適宜,都要從實際出發(fā)。要多深入群眾,多做調查研究,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后審時度勢,該燒則燒,不該燒決不要趕時髦,勉強“燒火”。

因此,一到寧德,習近平同志就下鄉(xiāng)到基層搞調研。他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深入調查了解寧德。一方面,他翻閱各縣縣志,從書本上了解歷史上的寧德;另一方面,下鄉(xiāng)調查實情,從基層了解現(xiàn)實的寧德,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跑遍寧德下轄的9個縣市,之后又到溫州調查。他說:“溫州離寧德北部那么近,卻發(fā)展得這么快,到底有什么奧妙,我們應該過去看一看”。在掌握大量情況的基礎上,他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擺脫貧困的努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后來習近平同志撰寫了一篇文章《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成為《擺脫貧困》一書收錄的開篇文章,全文共分四部分,即“先飛”意識,飛洋過海的藝術,怎樣羽翼豐滿,鴻鵠之志,探討閩東發(fā)展的思路。

1990年,當習近平同志調任福州的時候,寧德的經濟發(fā)展已具備了相當?shù)幕A和潛力。盡管還處于“經濟老九”的位置,貧困的帽子還沒有摘,但已擺脫了貧困線,把溫飽問題解決了。當時《人民日報》還專門刊文,對閩東擺脫貧困作了報道。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3.立足實際,確定階段性目標

由于習近平同志的父親習仲勛同志是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輩,加上他本人也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過,大家對他期望很高,認為他有更多的人脈優(yōu)勢,更容易向“上面”要特殊政策、要支持幫助。那一段時間,修建福州溫州鐵路、開發(fā)三都澳港口和建設中心城市這“三大夢想”,一度成為寧德社會上下的熱議話題,寧德干部群眾中彌漫著一種急躁情緒。窮則思變,求富心切,再加上習近平同志的背景,大家恨不得一夜之間就能發(fā)生變化,抱個“金娃娃”。

面對廣大群眾的“高溫”,習近平同志表現(xiàn)得非常沉穩(wěn),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及時給大家作了必要的降溫。他提出要發(fā)揚“滴水穿石”精神,倡導“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任接著一任干。當時許多人聽了,心里面落差很大,對“滴水穿石”的思路不太理解。有人說:“這個‘滴水穿石’要滴到什么時候呀?一滴一滴,得滴到猴年馬月才石穿?。俊泵鎸@種尖銳的質疑,習近平同志沒有著急上火發(fā)脾氣,而是十分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他對大家講:“‘三大話題’的設想是好的,只是目前的條件還不具備。我們要積極籌劃,條件一旦成熟,就可以大干一場?!睂幍率桥_海前線地帶,國防建設需要遠大于地方發(fā)展,整個“一五”到“六五”期間,國家和省里對寧德的投資極少,當時根本沒有工業(yè)布局。一眼望去,連根冒煙的工廠煙囪都見不到。那時大家開玩笑說,寧德除了火葬場有根大煙囪在冒煙,其他的地方都不大冒煙。什么基礎設施都沒有,連電力供應都跟不上,拿什么去發(fā)展工業(yè)?拿什么搞“三大話題”?因此,習近平同志提出,為寧德百姓謀利益,首先要立足實際,確定階段目標,先搞以吃飽穿暖為主題的擺脫貧困、脫貧致富。經過反復宣傳討論,他很快就把干部群眾的思路引導到這個方向上來,從而為閩東長遠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實踐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也是成功的。

4.轉變觀念:扶貧先扶志

在貧困面前,習近平同志不僅要求立足實際,還強調自力更生,強調“滴水穿石”的關鍵在于不停地“滴”。他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寧德的貧困意識嚴重,言必稱貧,認識上有問題,自信心不強,內生動力不足。表面上看是老百姓講實惠,認為講半天大道理,不如給一點小錢,搞個項目支持一下,幫助解決幾個困難,實質上是“等靠要”思想,是一種典型的貧困意識。寧德明明有那么長的海岸線,為什么偏偏喜歡講自己是山區(qū)?因為大家覺得是山區(qū)自然窮,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戴著貧困帽子,爭取國家更多救濟。因此轉變觀念,“扶志”變得尤為重要。對此,習近平同志提出,要真正擺脫貧困,還是要自力更生。2017年春節(jié)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網與寧德福鼎市赤溪村村民代表視頻連線,充分肯定“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鼓勵閩東人民繼續(xù)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久久為功,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5.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習近平同志對抓經濟非常在行,他提倡“經濟大合唱”,強調把黨的建設、黨委領導當作推動經濟發(fā)展的總抓手。他說:“每首歌,每支樂曲,都有它的主旋律。主旋律是歌曲的主體和靈魂。一個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總總,也有主旋律——這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墻上掛多少面錦旗,少了經濟建設這一面就不風光。經濟工作的主旋律要求每個部門、每個單位自覺配合,主動協(xié)調,總指揮就是地方黨委、政府?!?/p>

在閩東工作期間,他首先提出農業(yè)發(fā)展要立足寧德實際,大念“山海經”,即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就是如何挖掘好山海資源的問題。寧德海域面積是陸域面積的3倍多。這就決定了寧德的發(fā)展必須依賴山海資源的聯(lián)動,念好“山海經”。他還特別強調兩點:第一,單靠傳統(tǒng)的農業(yè)肯定不行,在山上靠種田效益太低,沒有前途。第二,這里的農業(yè)不是小農經濟,而屬于現(xiàn)代化大農業(yè)范疇,一個重要支撐就是工業(yè)化,著眼于農業(yè)產品再加工。因此他提出要大辦工業(yè),工業(yè)農業(yè)兩個輪子并轉。

其次,老百姓脫貧致富,要靠項目和產業(yè)支撐。他提出山區(qū)農業(yè)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重點發(fā)展林、果、茶和飼養(yǎng)業(yè),項目要分“短中長”期,提倡“種養(yǎng)加”結合。短期養(yǎng)雞養(yǎng)鴨,還可以養(yǎng)長毛兔、生豬等。中期產業(yè)就是發(fā)展林、茶、果等,還有比較傳統(tǒng)的蘑菇、食用菌等產業(yè)。短中期項目投資少、見效快。長期的就是抓特色產業(yè),解決發(fā)展后勁問題。閩東的果品很豐富,晚熟龍眼和荔枝都有一定名氣。不難看出,這些要求和他現(xiàn)在提出的精準扶貧理念,以及“扶貧脫貧要下繡花功夫”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為什么說“寧德是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練兵場”?

1.脫貧攻堅: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第一步

1988年6月,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走遍閩東9縣及下屬鄉(xiāng)鎮(zhèn),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一心要讓鄉(xiāng)親們徹底擺脫貧困。1988年8月,習近平同志考察福鼎,留下深情囑托:“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堅持10年、15年、20年,我們的山上就是‘銀行’了?!爆F(xiàn)在看來,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弱鳥先飛”、“扶貧先扶志”、“滴水穿石”、“因地制宜”、“四下基層”以及“久久為功”等重要扶貧理念,不僅完全符合當時寧德的實際情況,還為閩東地區(qū)擺脫貧困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說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扶貧思想的策源地。

寧德還是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略的實踐場?;诋敃r寧德的極端貧困,習近平同志團結帶領閩東干部群眾,抓住“擺脫貧困”這一根本任務,提出“采用集點式連片開發(fā)、梯度推進的策略”。在閩東工作的這兩年,他“一手抓經濟發(fā)展,一手抓脫貧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一成功實踐,不僅為寧德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新時代全國脫貧攻堅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基礎。

經過寧德人民幾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寧德市在脫貧攻堅方面可謂碩果累累。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德市累計完成貧困群眾脫貧18.9萬人,完成兩輪整村推進,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43074人。其中“十三五”期間,實現(xiàn)了霞浦、古田、屏南、周寧、壽寧、柘榮等6個省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全面“摘帽”,貧困發(fā)生率由2015年的3%降至2020年的0%,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歷史性任務。

寧德扶貧工作模式就是在黨委政府主導下,秉持“弱鳥先飛”重要理念和“滴水穿石”閩東精神——這是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也是寧德脫貧攻堅和未來發(fā)展的靈魂核心與精神引領,以大農業(yè)為基礎,以市場為驅動力,因地制宜,精準發(fā)力,通過努力攻堅全面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最終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扶貧之路。

2.反腐倡廉: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鐵腕懲治腐敗,“打虎拍蠅”,重塑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贏得了黨心軍心民心。實際上,他在寧德就提出,經濟發(fā)展需要廉潔政府,廉潔政府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就是黨政干部的廉政問題,這關系到改革開放的成敗,絕不允許有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謀私利。他到寧德后,經過認真調查研究,一方面明確經濟發(fā)展的大思路,一方面整頓作風,確定了堅持懲治腐敗、促進改革開放的方針,強力反腐。

1989年1月開始,習近平同志重點肅清干部違法亂紀占地建房、以權承包工程和貪污受賄,并把嚴肅查處干部違法亂紀占地建房確定為懲治腐敗的突破口,對懲治腐敗的斗爭作出全面部署。與此同時,狠剎歪風,著力抓好查處吃喝、請客送禮、賭博、拖欠公款等問題,讓人民群眾看到地委轉作風是動真格的。此外,他還強調從根本上鏟除腐敗現(xiàn)象賴以生存的溫床,建立一套系統(tǒng)、全面的制度來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使用,實行了“兩公開一監(jiān)督”制度,建立廉政責任制。他還破天荒地提出要正確區(qū)分違法亂紀與改革開放中出現(xiàn)的失誤,保護改革者的積極性,鼓勵干部為人民事業(yè)敢為天下先;既要敢于懲治,又要善于激勵,自始至終把握好政策,等等。這些提法,又與今天“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舉措有異曲同工之妙。

3.“四下基層”: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時期提出了“四下基層”的作法。

第一個方面是信訪接待下基層。寧德山高路遠、交通閉塞,即使坐車到最近的一個縣城也要兩三個小時,老百姓上訪很不方便,信件寄來寄去也不現(xiàn)實,貧困老百姓哪懂得寄信,深山老林里面也沒法寄信。況且,坐車要花車費,老百姓寧可走路走一天,也要省下5塊錢的來回路費。最后,他們來了以后,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誰,兩眼一抹黑,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習近平同志推出信訪接待下基層,就是要主動貼近百姓,可見他是真正關心百姓疾苦。上級部門在固定時間到各個縣里去接訪,變老百姓的“上”為干部的“下”,了解情況更加直接。

第二個方面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以及第三個方面調查研究下基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寧德多年來交通極其不便,要解決基層發(fā)展問題,不能只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關鍵還是要深入基層一線去處理?,F(xiàn)場辦公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一時拍不了板、定不了案的,就在調研當中解決。調研形成的成果又反過來促進各個部門到基層進行現(xiàn)場辦公,無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說信訪接待下基層還是為百姓方便考慮,那么調查研究和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主要就是破解發(fā)展中的問題,幫助百姓找到脫貧致富之路。

第四個方面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政策最能穩(wěn)人心。如果大家思想不穩(wěn)定、不統(tǒng)一,就難以解決好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加強新聞宣傳,通過加油鼓勁來推動工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不能光靠幾個干部跑幾個村子,那樣覆蓋面太小,還要依靠宣傳工具依靠媒體,當時最主要是依托報紙。所以習近平同志很重視辦報辦刊辦臺,不是為了宣傳個人,而是為了把它作為一種工具和抓手。在他的推動下,???0年的《閩東報》很快復刊,《閩東通訊》隨后創(chuàng)刊。他離開寧德之后不久,電視臺也建立起來了。這些都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有效途徑和輿論陣地。

“四下基層”的一條主線是轉變干部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但核心和關鍵是促發(fā)展。從信訪接待到現(xiàn)場辦公,到調查研究,再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都有內在邏輯,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梢哉f,習近平同志主政寧德最大的政治密碼就在“四下基層”里:提綱挈領,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謀一時、謀一域,也謀一世、謀全局。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什么時候閩東的山都綠了,什么時候閩東就富裕了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期間很重視挖掘山海資源,始終把發(fā)展林業(yè)作為振興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事實上,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時期抓林業(yè)建設,不僅是出于綠化荒山的考慮,更將其作為閩東人民擺脫貧困的一個重要出路??梢哉f,他在寧德提出的“三庫”(水庫、糧庫、錢庫)綠色生態(tài)理念,是他后來在福建省提出“兩生”思路(即劃定“生態(tài)紅線”、建設“生態(tài)福建”),乃至后來在浙江省提出的“兩山”思想理論的源頭。

20世紀80年代,作為全國第一批開展大規(guī)模食用菌種植的區(qū)域之一,閩東的林業(yè)問題比一般地區(qū)要嚴重一些。老百姓除了日常燒火做飯,食用菌栽培也需要使用椴木,這就不得不大量砍伐樹木作為栽培食用菌的“土壤”。久而久之,森林資源遭受嚴重破壞。1989年2月,寧德地區(qū)召開規(guī)模空前的林業(yè)工作會議,習近平同志在會上強調:“林業(yè)不但蘊藏著很高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有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林業(yè)在發(fā)展經濟和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痹凇堕}東的振興在于“林”》一文中,他說:“林業(yè)是閩東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地方農業(yè)、工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依托,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基礎。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這樣說并不過分?!边@些都深刻體現(xiàn)了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

更難能可貴的是,習近平同志不僅提出從經濟效益角度看待林業(yè)建設的創(chuàng)見,還有針對性地提出以穩(wěn)定的政策體制打消群眾的顧慮,從根本上提高大家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他抓住解決林業(yè)政策和祖宗山權兩大難題,提出堅持“誰造、誰有、誰受益”的原則,做好林權“三定”工作??梢哉f,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提出的綠色生態(tài)論述,既有總體思路,又有具體抓手,大大激發(fā)了廣大群眾的造林熱情,取得了顯著成效。

四、統(tǒng)戰(zhàn)工作:要建設閩東,發(fā)展閩東,必須重視發(fā)揮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作用

1.重視民主黨派的作用

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民主黨派發(fā)揮的作用。1988年,我們黨對民主黨派人士剛剛落實政策不久,哪些人應該團結,怎么團結,工作人員覺得政策上不好把握,有很多顧慮,因此會有畏首畏尾的情況。也有一些來自黨內的聲音說,共產黨為什么要發(fā)展民主黨派?這也體現(xiàn)出當時寧德內部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沒有形成統(tǒng)一認識。還有人認為,統(tǒng)戰(zhàn)工作是大城市屬于“上層建筑”領域的事情,我們這樣一個基層地區(qū),連“市”都不是,經濟工作都忙不過來,統(tǒng)戰(zhàn)工作未必有那么重要。但習近平同志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卻高度重視,講了很多有指導性的話。

他說:“雖然寧德是一個貧困地區(qū),但寧德是全國畬族最大的聚集地,在東南亞的華僑也比較多,而且是宗教工作的重點區(qū)。所以,閩東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任務是比較重的,要建設閩東,發(fā)展閩東,必須重視發(fā)揮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作用,把方方面面的人士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他的親切關懷下,寧德1988年12月成立了第一個民主黨派組織:民盟的地區(qū)委員會。之后,其他民主黨派組織也一一建立起來。每次中央有民主黨派的領導同志到寧德考察,習近平同志都會親自部署相關活動,在活動期間親自陪同,親自匯報。他還建立地委領導班子與民主黨派組織掛鉤、對民主黨派知識分子定期走訪制度,每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就到自己掛鉤的民主黨派人士那里聽取意見,和一些民主黨派負責人、知識分子、老同志談心。

習近平同志對民主黨派人士遇到的難題非常關心,對幫助民主黨派同志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民盟有位老同志,早期革命時參加過共產黨的地下工作,但新中國成立后不知何故,民主黨派人士名單中沒有他的名字。他提出要求組織“在政治上恢復名譽,生活上給予照顧”。但因依據(jù)不足,統(tǒng)戰(zhàn)部的同志感到很難辦。習近平同志得知后,親自過問這件事,了解前因后果后,在與統(tǒng)戰(zhàn)部同志談心時說:“雖然這位同志提出要解決國家干部身份的依據(jù)不足,但從實際來看,這位老同志參與過寧德解放事業(yè),參加過革命工作,做過一些貢獻,我們應該對他的晚年給予關心和支持。首先要在政治上落實他的政策,為他平反。生活上雖然解決不了享受國家干部的待遇,但可以與民盟協(xié)商,幫助協(xié)調解決他安度晚年的問題?!?/p>

這件事不僅當事人非常滿意,在整個寧德的民主黨派當中也引起強烈反響,對調動他們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習近平同志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上站得高,看得遠,提出的這些思路和舉措,為寧德統(tǒng)戰(zhàn)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打開了思路,讓大家心里也更有底了。

2.重視關心少數(shù)民族福祉

在推動閩東擺脫貧困、發(fā)展經濟過程中,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特別是畬族群眾的福祉。寧德曾經有三種人最貧苦。一種是居住在山上的,又叫“山客”或者“山哈”,以畬族居多。歷史上他們是外來人,在平原地帶沒有生存空間,只好跑到山上去,在山林之中生活。他們中有一部分人住著茅草房,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熱得要死。下起雨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條件非常艱苦,人病死率很高。第二種人也是外來人,從海上漂過來的,叫做連家船民,生存保障就是一條船,五六米長,一兩米寬。又稱“疍民”“海上吉普賽人”。由于長期生活在船上,他們一般個子都很矮,腿長期站不直,形成“內八彎”,腿腳呈曲蹄狀。舊社會有句話講:“曲蹄爬上山,打死不見官”,意思就是這種人如果上了岸,有人把他給打死,官府都不予受理,可見他們社會政治地位之低。第三種人是居住在地質災害多發(fā)、滑坡地帶的人。因為災害多發(fā),一方水土養(yǎng)不了一方人。

習近平同志對這些情況非常清楚,他不管是在寧德期間,還是到福州、到省里工作,對這些少數(shù)民族群體的生產生活狀況始終非常關心,大力促成了與他們有關的“造福工程”的實施??梢哉f,各民族群眾共同擺脫貧困、致富奔小康,這始終是習近平同志心中最深的牽掛。

3.重視宗教工作和華僑工作

除了民主黨派和少數(shù)民族工作外,習近平同志強調宗教方面要引導好,海外華僑要團結好。當時寧德個別地方出現(xiàn)宗教地下勢力非法組織活動(主要是天主教地下勢力)。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信仰,信仰不同是正常的,也是允許的,重要的是加強對宗教活動和信教群眾的引導,決不允許搞地下活動。參加地下宗教活動的大多數(shù)還是我們的群眾,要向他們宣傳好黨的宗教政策,引導和團結他們形成愛國愛家鄉(xiāng)的力量。

華僑工作也是寧德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重點。當時寧德在海外的華僑有30多萬人,東南亞一帶有不少華僑都是閩東人去那邊謀生,他們經常在所在國組織一些鄉(xiāng)親會,習近平同志說:“寧德的改革開放需要外面的鄉(xiāng)親回到家鄉(xiāng)參與建設?!苯y(tǒng)戰(zhàn)部的工作人員就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通過各種活動,調動僑民的積極性,吸納他們加入人大政協(xié)組織,請他們多關心家鄉(xiāng)事業(yè),多回家鄉(xiāng)發(fā)展經濟。

據(jù)當時寧德的干部回憶,雖然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只有三十五六歲,但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很有經驗,也很有想法,思路敏捷,敢于創(chuàng)新,開展工作重點突出,考慮問題又非常周到,表現(xiàn)出很強的領導才能。

五、幾點思考

學習完《習近平在寧德》,讓我深深懂得“所有偉大都源于勇敢的開始”。習近平同志在35歲的時候,就能在全國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在短短兩年內做出這樣卓然的成績,的確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我們要學習他主政寧德時提出的幾點精神,并以此指導我們的工作:

首先,滴水穿石,腳踏實地。我們做科學研究就是要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才能走得更遠。藏學研究工作需要發(fā)揚“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要克服喧囂浮華的各種誘惑,才能靜下心來,真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習近平同志曾鼓勵修志人員“刻苦學習,頑強工作,真正進入角色,鉆進故紙堆,從浩瀚的檔案資料中挖掘珍寶”,我們做藏學基礎研究也是如此。與此同時,作為國家涉藏高端智庫,我們還要關注國家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堅持“三個面向”,即面向黨和國家大局、面向西藏和涉藏工作重點省實際、面向國際藏學研究現(xiàn)狀。不僅關注宏觀問題,還要關注具體問題,解難題、破瓶頸,讓我們的藏學研究成果真正能夠發(fā)揮推動工作、服務國家和人民的作用,為西藏及四省涉藏州縣的穩(wěn)定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二,弱鳥先飛,揚長避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在工作中揚長避短,學會“弱鳥先飛”。首先要樹立信心,不自卑、不氣餒,更加勤奮努力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和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前,從傳統(tǒng)的學術研究向國家涉藏高端智庫建設轉型之際,我們要把握好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個人學術興趣與智庫需要之間的關系,增強能力,補齊短板,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理論體系、思想體系,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有責任心、有擔當?shù)纳鐣茖W工作者。

第三,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習近平同志剛到寧德就一頭扎入基層,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一個多月,之后才召集干部開會,大膽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我們做藏學研究更是如此,絕不可閉門造車,而要深入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的最基層,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對現(xiàn)實的感知力,才能真正做到“兩個服務”。作為國家涉藏高端智庫,藏研中心的科研工作者更應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加大對現(xiàn)實問題的研究力度,形成更多富有專業(yè)性、前瞻性、獨立性的智庫成果,更好地為黨和國家涉藏工作大局服務。

第四,重視精神的力量,重視觀念的轉變。習近平同志說過:“閩東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蘊藏著不屈不撓的戰(zhàn)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這是最寶貴的精神力量,這種革命傳統(tǒng)留下的基因是能造就人間奇跡的。”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忽視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以及轉變觀念的重要性。絕不可因循守舊,抱殘守缺,而要積極迎接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在科研方面始終保持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國家的藏學事業(yè)、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fā)展貢獻力量。

(作者梁俊艷,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